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综合

媒体:中国宣布重要领域卡脖子,很明确针对某些黑手

2024-05-31 18:10:33

日前,一则重磅消息在互联网“刷屏”。据报道,商务部、海关总署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及发动机相关装备、软件和技术等实施出口管制。消息发布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要卡别人的脖子。那么,我们是在卡谁的脖子?效果如何呢?


(中国运载火箭生产车间)
首先,我们对敏感设备、相关技术产品进行出口管制,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商务部的公告中,说得非常清楚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这些装备和产品,在国防工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这次列入管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相关物项”,就是生产防弹衣、防弹头盔等军用装备的材料,我们当然不可能随便就拿来出口的,既是对自身安全的不负责任,也不符合“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防弹衣、防弹头盔的材料也在管制清单中)
其次,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宣布出口管制的产品或技术,往往都是自身处于优势地位的。比如我们以前就宣布出口管制的项目,镓、锗和稀土金属的相关产品、技术和生产设备等,中国在这些稀有金属的提炼、生产方面,具有相当强势的地位,也是我们敢于实施出口管制的底气。


(中国同样对镓锗等稀有金属相关品出口进行了管制)
那么我们这次出口管制是针对谁?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硬要说的话,就是“针对在座的每一位”。这类管制,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国家,管制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对方和我们关系足够好,得到这些装备技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有些国家,别说这些先进的装备技术,就连老掉牙的东西,都不愿意给。

所以说,我们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谁,而是谁针对我们、我们就是针对谁。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提一个国家,美国;华盛顿的一些政客,最近频频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不仅对我们发动了贸易战,还试图禁止大量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这些被华盛顿盯上的,往往被冠上所谓“威胁国家安全”的帽子,实际上就是一种贸易保护行为,比如大型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等;既然他们这么魔怔,我们再帮他们一把,有些好东西,我们自己不卖了,行不?


(对中国制造进行限制是一种贸易歧视)
那么我们实施这些出口管制,效果如何呢?由于这次管制清单刚刚发布,我们现在还不能预测具体的结果,但是清单中提到的“航空航天设备结构件”等内容,对美国的影响肯定是有的,比如其中的夹具、模具等等,比如美国的“太空探索”公司,研发的“猎鹰”运载火箭,在一些结构件和相关设备上就比较依赖中国,有一个比较出名的例子,就是解决火箭共振问题所必须的振动台,美国只能从中国进口。其实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倒是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情况,例如自从中国对镓锗等相关品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生产的不少项目,速度明显慢了很多,2024年迄今为止,洛马公司还未能向美军交付一架F-35。


(其实猎鹰火箭同样需要中国制造)
当年美国针对中国,搞出了一个“瓦森纳协定”,如今这个协定里面很多项目,都变成了笑话。如今,随着我们的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后类似的管制清单只会越来越长,我们对国际合作和交流一直保持着高度开放的态度,但如果华盛顿不改一改现在这种“逢中必反”的态度,说不清以后我们就要对他们搞“瓦森纳协定”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