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旅游

西藏的这个湖历经8年,成为西藏第一大湖,如今仍在扩大

2023-01-27 16:40:04

对于西藏,似乎大部分的人,都会有一种向往。不管是想去看那里的风景,还是想去那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或者只是想去看看那一片净土。

不管如何,西藏都有很多能让人欣喜的美景。说到纳木错,这应该人人听过,经常会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及西藏最大的湖泊来形容它,它曾经是西藏的第一大湖,尽管它如今依旧有名,但却不是西藏第一大湖了。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着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就在1999到2007年间,一个名为色林错的湖泊,湖面面积由1798.95km2急增到2287.63km2,打败面积大约为1920km2的纳木错一跃成为西藏最大的湖泊。如果不是成为第一大湖,很多人都不会那么了解它。1999~2007年间,湖面面积增长速率明显加剧,湖面面积增加到2287.63km2,2017年湖面面积为2391km2。


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曾名奇林湖 、色林东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


时至今日,色林错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初步研究成果表明,降水是色林错“长大”的主因,而藏北降水来源可能来自冰川融水的蒸发,即藏北本身所存在的一种内部的水循环。

其实色林错的增大只是冰川融化的一个小小缩影, 最新数据表明,青藏高原平均每年有247平方公里冰川消融,其气温上升速度比亚洲其它地区快四倍,长此以往高原上绝大部分冰川和永动层或许不久就消失殆尽。


色林错湖面水域增长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生长在低湖岸带茂盛的牧场草地被淹,湖区附近牧民不得不撤离。随着湖面水域的增长,有可能同其北面的崩则错、纳江错,及其东面的班戈错等连为一体,进而将会影响到拉萨—安多县至阿里地区的大北线的正常通行。

冰川迅速消退,草原面积不断减小,荒漠化面积不断增加。可能这是未来的整个青藏高原会面对的问题,而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色林错的牧民的眼前。湖水年年涨,牛栏年年退。渐渐的,湖水不但吞没了牛栏,甚至连房子都掩盖了。


色林错流域面积达45530平方公里,在它的周围有23个卫星湖,如同翡翠项链般缭绕。其中错鄂湖鸟岛成了候鸟的第二根据地,岛上鸟巢密布,平均每平方米2.52个鸟巢,最密处每平方米达6个鸟巢。在每年4月份至8月份鸟类繁殖季节,该岛共有鸟类总数量56000只左右。


最新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显示:过去五十年,西藏高原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2摄氏度,随着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强,冰川整体退后。此外,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积大小还会影响东部季风区的旱涝灾害格局。

而去旅行的人依旧喜欢去纳木错,那里有很多的美景,让你震撼不已。7-9月是纳木错最佳季节[22] 。但因这个季节雨水较多,路况很差。

扎西寺,纳木错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还建有4座寺庙,象征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错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纳木措在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到纳木措有南、北两条路线,从青海方向去要远一些,须从那曲镇向西行驶230公里,方能抵达湖的北岸,从拉萨方向去要近一些,拉萨到当雄174公里,从县城边上向北拐入一条土路,很快便接近念青唐古拉山了。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高处爬行,到山顶只须走40多公里。这段路严冬雪后路滑,夏季又泥泞不堪,惟有在春秋季节比较好走。到了纳根山口,向西已经可以遥望到闪闪发亮的湖面了。


这样的美景,希望它们能存在的时间更长一点,希望大家对其的保护能更多一点,你向往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