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刘邦当时为什么只除掉了汉初三杰中的韩信呢

2021-07-06 09:36:53

秦朝的灭亡主要是项羽领导的诸侯联军,而大汉的建立则与“汉初三杰”密切相关,“汉初三杰”其实指的是张良、韩信、萧何,他们在刘邦的领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建立后,刘邦一直为韩信有所担心,最后还是杀了这个为他打仗立下很多功劳的将军。然而,汉初的“三杰”都是天才。刘邦为什么仅仅只杀了韩信?


1、萧何

出生于公元前257年的萧何和汉高祖刘邦两个人是同乡。他们都是沛丰人,有着同乡的情谊。一开始,萧何并不看好刘邦。当时,刘邦只是一个那个时期位置很低的亭长。他整天无所事事,与各种人交兄弟朋友,还被家人看不起。不过,刘邦也是个智者,他想和萧何交朋友,所以创立帝业前两人关系不错。后来,由于天下大乱,刘邦参加起义的大军,成为沛县一个负责人。

萧何虽然不会打仗,但他很能搞后勤、管后方。在萧何的帮助下,刘邦有了充足的军需品。即使他多次被击败,他仍然可以卷土重来。在开国的官员中,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位,还被安排为汉代第一任宰相。然而,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对于韩信来说,萧何可以说是一直心存感激。即使他宽宏大量,也难以抵挡别人的怀疑。

因为韩信牵涉进去参与了叛乱的事情,他仍然无法避免被杀。萧何知道刘邦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大,危险就要来临了。于是萧何想出了一个办法,打消了刘邦的怀疑。司马迁在《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中记载:“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上至,相国谒。上笑曰:“夫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

通过毁掉自己的名声,萧何终于打消了刘邦的后顾之忧。刘邦没有因为萧何太欺负老百姓而惩罚他,但他理解。刘邦自然理解萧何的行为。况且,萧何不像韩信那样是军中威望很高的人,所以他放下了自己的猜疑,萧何最终也是能够善终了。

2、张良

如果说萧何是事后诸葛亮的话,他在韩信事件后逐渐清醒过来,开始谋划自己的求生方式。张良比他那个时候超前了很多。然而,张良比韩信和萧何更具传奇色彩。早在刘邦享受这个项目的时候,张亮就表现出了急流勇退的大智慧。对于刘邦的奖励,张良只选择了一个小地方作为封地。可以说,他既不贪也不争,开始了对黄老理论的全身心研究。正是因为张良的选择,汉朝建立后的几次大动乱才得以幸免。


其实,与张良、萧何相比,韩信显然是骄傲的。当时,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主对峙。韩信率军攻打魏、赵、齐,横扫北方。当时,有人劝韩信自立,但由于刘邦的恩遇,韩信选择了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可以说,韩信为汉代立下了一半功劳,这是很容易让人骄傲的。遗憾的是,韩信不懂封建帝王的思想。

一方面,韩信的存在不断提醒刘邦,世界上一半的功劳都归功于韩信。另一方面,刘邦也担心韩信的军队是一流的、强大的,万一有不好的打算,很难对付他。所以在这种双向猜疑中,韩信不知道去选择明哲保身这个出路。最后,他只能以最糟糕的结局收场,现实是如此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