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临终前,李世民嘱咐儿子:此人不可留,你镇不住,就杀了吧

2023-10-10 17:05:04

前言:

唐朝,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世民倚天剑一统江山,开创大唐盛世;而背后,有一位功不可没的猛将。他就是李勣,隋唐第一猛将,忠心之人的典范。

本文拟重温李勣的传奇一生,追寻他忠诚的初心。这是一个乱世中的热血传说,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缅怀。

一、繁华富家少年悟出世

北方冷风呼啸,寒冬已至。而在这漫天风雪中,一位少年独自跋涉。他原本可以乘车轿,可以有随从相随,但他放弃了这一切。因为他知道,要想看清这世间的真实,就必须亲身去经历。

这就是15岁的徐世勣,后来人称李勣的少年。徐世勣生在一个富贵之家,他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可以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但是这些都不能满足他求知的心灵。

他发现,自己生活的这片繁华都市下,还隐藏着太多普通人看不见的悲惨。外面风雪飘摇,穷苦人家无柴无米;城中灯火通明,而孩童仍在挨饿受冻。这一切让他心如刀绞。

于是,15岁这年,徐世勣离家而去,只身一人,要亲眼见证世间的苦难。他放弃了家中的荣华富贵,选择了简单粗糙的生活。褴褛衣衫,粗茶淡饭,这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但这正是他想要的。他漫步在乡间村野,见证了太多的疾苦。他看到,隋朝科技发达,却仍有那么多人口不充食。他不忍心。终于,在15岁这年,他下定决心要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这一年,正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其中最强大的就数瓦岗军。徐世勣毅然加入了瓦岗军,从一个书生,成长为一名勇猛的武将。

二、瓦岗新友志同道合

在瓦岗军,徐世勣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英雄好汉,比如程咬金、秦叔宝等人。他们为了人民苦难而起兵,誓要推翻隋朝的统治。

程咬金性格直爽豪迈、秦叔宝刚正不阿,徐世勣很快就和他们成了知心好友。大家天南海北地聊着理想,憧憬着太平盛世的到来。

有一次,他们结伴去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因为连年饥馑,村民们死去多半,剩下的也饿得皮包骨,形容枯槁。秦叔宝看不下去,把自己的口粮都分给了村民。

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徐世勣。他由衷感激大家对人民的关爱,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他要把这样的精神带到天下每一个角落,让苍生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两年后,隋朝灭亡。徐世勣随瓦岗军,投奔了当时最有作为的李密。不幸的是,好景不长,李密很快在内乱中失败。瓦岗军四分五裂,徐世勣也在保护李密时负重伤。

一个巨大的乱世就此展开,各路英雄你争我夺,百姓涂炭。而徐世勣,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他就必定会一直走下去。

三、识贤臣之明投李唐

贞观六年,徐世勣正式更名为李勣。在这六年里,他见证了李世民如何从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逐步走向最高峰。

彼时,李渊拥有四个儿子。太子李建成聪明善良,次子李世民英勇善战,三子李元吉骄傲自大,四子李泰则沉稳内敛。

太子李建成最有帝王之象,但他过于仁慈,难以驾驭乱世。而李世民不同,他骁勇善战,又深得民心。李勣看准了李世民的潜力,果断劝说李密归顺李世民,成为了他的心腹大将。

这是一个英明而艰难的决定。李勣深知,要平定乱世,必须选择一个果敢决断的领导人。李世民正是这样的人选。投靠他,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造福苍生。

此后,李勣成为李世民心腹大将,两人一同讨伐割据势力,击败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李世民也越发倚重李勣,喜爱有加。李勣也从一个小兵,逐步成长为大唐无双战神。

四、玄武门血雨腥风

原本皇位在握的李建成,深感威胁。621年,他与李元吉设计在玄武门袭杀李世民,没想到反被李世民利用先机将计就计。

当晚,李世民带领李勣等心腹来到玄武门,李建成正欣喜前来相见。谁知李世民大喝一声“叛逆”,李勣等人随即将李建成杀害。场面混乱而残忍。

玄武门顿时血流成河,李建成应声倒地。李勣心中五味杂陈,他无法想象竟会以这样残忍的方式解决内斗。但是为了大局,这似乎是不得不做的最好选择。

至此,最大障碍除去。次日,李世民即位为帝,开创了大唐盛世。而李勣也功成名就,封为异姓王,成为真正的第一功臣。但他知道,背后是多少人的痛苦牺牲。

五、老当益壮

功成名就的李勣获得了无上的荣耀与地位,他可以安享太平,养老黄金之年。但他没这样做,而是选择继续追随李世民征战四方。

因为李勣知道,新朝的基业尚未全稳,还需要他的力量。于是,他带领大唐军队,平定各地叛乱,延续太平之治。身经百战的他,仍然如一名新兵般忠心耿耿。

李世民也十分倚重李勣。每每朝政上有难题,他都会找李勣商议。每每征战沙场,他都会让李勣统领先锋。可见李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然而好景不长,李世民的健康每况愈下。临终前,他想到一个问题:李勣忠于我,不一定忠于我儿。为了除去未来隐患,他留下遗命,让太子李治除去李勣。

六、忠心不渝

这个遗命犹如晴天霹雳,李治难以相信,李勣竟会有反叛之心。但父命难违,他也只能执行。

李勣得知李世民的遗命后,并未逃离,而是坦然前来:“我李勣,这一生没有负过皇上。太子请便吧。”

李治见李勣如此坦荡,心中也很难下手。他想起李勣对父皇的忠心,最终没有杀他,只是收了他的兵权,给他封了个闲职。

从此,李勣正式退隐江湖,过起了平淡的田园生活。他终老家乡,享年72岁。李世民的遗命成为他一生最后的挑战,但他没有退缩,选择了最勇敢的方式面对。

直到白发人送黑发人,李勣都没有忘记他的初心。正是因为有这样忠心之人,大唐王朝才更加强盛安定。李勣不仅是第一猛将,更是忠诚的象征。他的一生,足以流传千古。

人生最难,莫过于在强权面前捍卫正义。而屈服于权力的人随处可见,真正忠于自己信仰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结语:

李勣的一生,是忠诚的写照。

他选择远离繁华富贵,只为见证人民疾苦;他投靠李世民,只为找到一个救世良主;他百战沙场,只为守护大唐江山。

在强权面前捍卫信仰,需要巨大的勇气。而李勣毫无保留地付出忠诚,成就了他不朽的一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面旗帜, 它,就像李勣那样勇敢而忠诚,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李勣值得被缅怀,因为他代表了英雄主义精神的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