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49年,毛主席出访苏联,斯大林告了一状:东北有个人挺牛的嘛!

2023-03-04 17:05:02

1949年12月16日,在莫斯科的一片冰天雪地中,毛主席及随行人员缓缓从专列走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首次访问苏联,其意义非同一般。

尽管彼时新中国成立不到三个月,但作为苏联领袖的斯大林却对新中国极为重视,对待毛主席,更是区别于对待其他国家的领袖。

斯大林

不仅以一种很尊敬的态度周密安排毛主席一行人的衣食住行,还在当天为主席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而斯大林本人也在当晚于克里姆林宫与毛主席会面。

随后,在近两个月的访问期间,斯大林数次与毛主席面谈,两位伟大领袖针对国家、主义、未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谈话间机锋不断,你来我往,流露伟人的敏锐哲思。

一次谈话中,斯大林突然话锋一转,向毛主席反映:“听说你们东北有个叫黄逸峰的人,挺牛的嘛,居然瞧不起苏联人,你知道吗?”

尽管当时毛主席对黄逸峰其人并不了解,但斯大林这句话却令他顿时面色一沉,思考如何应对。

毛主席与斯大林

这个黄逸峰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斯大林会主动提及他的名字?面对斯大林的质问,毛主席又将如何应对?
黄逸峰其人

与其说斯大林是发问,不如说他是在向毛主席发难,因为此时中苏谈判尚在胶着阶段,互相之间不肯让步,而斯大林这时有意无意地提起一位与苏联有过节的中共党员,就仿佛是在拿这件小事做文章,为谈判寻求突破口。

倘若这位黄逸峰同志真说过类似瞧不起苏联人的话,往小了说是小过节小摩擦,往大了却能引发外交事件,成为两国邦交关系的裂痕。

不过,由于毛主席确实对黄逸峰没有印象,所以毛主席只是不咸不淡地回复斯大林,会回去了解一下,此事也就敷衍过去了。

黄逸峰

随后,回到下榻处,毛主席向周总理询问黄逸峰其人,这才从总理处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黄逸峰,江苏东台人,由于家中条件优渥,黄逸峰自幼便受到父亲的重点培养,而他本身天资聪颖,加之有名师辅导,所以仅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12年学业。

求学期间,受早期共产党员宛希俨等人的影响,黄逸峰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并对其产生浓烈兴趣,时常参与学生运动,并在南京的学生群体中声名鹊起。

1925年,黄逸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不过比起复旦,他平时更喜欢前往共产党人创建的上海大学旁听。

瞿秋白

邓中夏、瞿秋白等早期中共领导人时常在此授课,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讲解,令黄逸峰如听仙乐耳暂明,心中涌现出对我党的无限向往。

1925年5月,五卅运动爆发,黄逸峰亲自参与其中,投身支援工人的队伍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参与革命的决心,同年10月,黄逸峰正式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1926年,在南方酝酿数年的国民大革命终于迎来丰收时刻,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以横扫八荒之势将北洋军阀击溃,与此同时,作为长江流域的经济、政治中心,上海也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五卅运动

从1926年秋至1927年春,为响应北伐战争,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在上海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

作为上海党组织的一员,黄逸峰没有缺席,并在第三次起义中身着工人服饰,提枪策马,率领工人纠察队同反动军警斗争。

经过30个小时的浴血奋战后,盘踞在上海的5000余反动军警被全歼,这既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壮举,也是黄逸峰革命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革命胜利的喜悦中时,转折突如其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天,上海工人惨遭屠戮,无数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倒在血泊中,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的凯歌戛然而止。

蒋介石

这一天,周总理前往国民党26军2师司令部与敌人谈判,却遭到反动派的扣押,幸得黄逸峰紧急救援,这才从中脱困,黄逸峰也因此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随着反动派“清党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天下之大,竟无共产党人的容身之处,而黄逸峰同样受到这股反革命的浪潮影响,数次与党组织断联。

从1927年到1936年的十年间,黄逸峰辗转南洋、香港、江西、广西多地,哪怕与组织失联,他依旧没有放弃在各地坚持做共产主义宣传。

为此,他蹲过国民党大牢,吃过外国人的官司,十年时间七次入狱,就个人经历而言,黄逸峰堪称一代传奇,也昭示了他矢志不渝的革命热忱。

解放战争老照片

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有过铁路管理经验的黄逸峰被调到东北担任东北铁路局副局长以及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司令员兼党委书记,率领铁道纵队前往战争前线修路架桥。

由于当时东北铁路是由我党和苏联共管,所以在工作过程中,黄逸峰免不了要接触苏联人。

尽管大部分苏联同志性格豪放大方,与中共党人具有同样的共产主义信念,双方亲如兄弟,可免不了有个别苏联人怀着“救世主”心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中国同志颐指气使,彼时的苏联驻中铁路顾问便是这类人的显着代表。

此人不仅工作态度较差,而且时常酗酒,黄逸峰因此多次与他发生争吵,不过在双方同事的劝阻下,这些争吵并没有扩大化。

斯大林

直到一次宴会上,这位顾问借着酒劲居然调戏一位中国姑娘,这一举动触及黄逸峰的底线,黄逸峰直接走上前,当着所有人的面怒斥顾问,把他弄得下不来台。

事后,这位顾问对此事耿耿于怀,直至回到苏联,顾问受到斯大林的亲自接见,在被斯大林问及中国的情况时,顾问便向斯大林打小报告,称“有个叫黄逸峰的中共党人瞧不起苏联人”。

在与毛主席谈判时,这个本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小插曲,却成为斯大林向主席发难的武器。
骑墙的苏联

渡江战役

1949年,当解放军在渡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后,全国解放战争大局已定,筹备新中国成立成为我党及各党派民主人士的当务之急。

毛主席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在国际社会上立足。

与此同时,毛主席还主张“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废除帝国主义与旧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将施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锁链拔除。

雅尔塔会议

在诸多不平等条约中,其实苏联也占了一份,而这还得追溯到二战结束前夕的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日,苏美英三巨头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皇宫内,召开了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当时欧洲战场已经接近尾声,但远东战场日军还在负隅顽抗,甚至作出了“一亿玉碎”(当时日本有一亿国民)和“誓死守卫本土”的架势。

因此,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对抗日本,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雅尔塔密约中给予苏联额外条件,其中就包括维持外蒙古独立、大连旅顺港作为海军基地割让给苏联等一系列出卖中国利益的条款,实打实的不平等条约。

罗斯福

在罗斯福看来,美国又是向国民政府提供武器装备,又是提供战争贷款,而且国民政府内还有宋子文一干人把持朝政,国民政府完全是一个亲美政权,说难听点就是美国的座下忠犬,所以当罗斯福擅自为中国做决定时,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不得不说罗斯福果然是那个时代深谋远虑的大战略家,早在二战结束前,他便预料到国共之间必有一战。

所以这份雅尔塔密约的签订,同样是给国民党指了条明路,让国民党获得直接与苏联对话的机会,换取苏联在未来内战中的中立态度。

蒋介石与蒋经国

同年6月27日,以中国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部长宋子文为首的代表团赶赴莫斯科,针对雅尔塔密约中关于中国的各项协议进行磋商。

此番访苏,蒋介石还派遣长子蒋经国作为特派随员一同前往,足见蒋介石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8月14日,包括《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内的各项协议在莫斯科签订,国民政府以答应苏联之前提出的诸多条件为筹码,换取苏联承诺战后“共同密切友好合作”、“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

或许有人会疑惑,同样信仰社会主义的苏联,为何要与国民政府作交易?

其实这便是列宁与斯大林的不同,在无产阶级革命方面,列宁是一位国际主义者,心系全球共产主义运动,斯大林则倾向于民族主义,优先考虑本国利益。

列宁

当时斯大林并不看好在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中国共产党,认为小米加步枪的新四军和八路军无论如何都不是大规模装备美械武器的国军,既然中国革命始终成不了气候,那么斯大林便没必要押宝中共,与国民政府交好更符合苏联的利益。

可是,彼时的美国早已将国民政府视为下属势力,怎么可能容忍苏联向国民政府示好,于是,在解放战争打响初期,美国便大力支持国民政府,这使得苏联方面产生危机感。

倘若中国变成完全倒向美国的国家,那么苏联在远东一带的话语权将大打折扣,形势所迫,苏联只好再度调转马头,支持我党对抗国民政府。

米高扬

所以,在我党和苏联恢复同盟关系后,过去与国民政府签署的那份《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便有待商榷了。

1949年2月,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在西柏坡向毛主席等人承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待新中国成立,双方可商量废除条约事宜,但具体如何操作应该由毛主席亲自与斯大林协商。

这也是为何新中国成立不到三个月,毛主席就迫切前往苏联的原因。
不卑不亢的外交

尽管苏联在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上作出切实贡献,但这种反复横跳的骑墙操作还是令我党领导人颇为不忿。

铁托

当时苏联方面包括斯大林本人对我党都不太信任,认为中国革命是铁托式胜利,毛主席是“半个铁托”。

因为区别于东欧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和南斯拉夫一样,是经过本国人民斗争胜利建立而成的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事务,而铁托本人更是直接提出“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的政治口号,令苏联被迫打消控制南斯拉夫政治、经济的企图。

斯大林

因为南斯拉夫的前车之鉴,所以斯大林与毛主席的谈判其实并不顺利,苏联舍不得放弃旅顺港以及在东北的许多权益,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在两位领导人间打响。

对于苏方的态度,毛主席感到不满,后来毛主席回忆起这次访苏经历,曾直言:“从感情上讲,我对斯大林并不怎么样。我见到他以后就更不高兴了,在莫斯科的时候和他吵得很厉害。”

甚至有一次,他与斯大林在电话中争吵起来,斯大林居然有失风度地把电话线挂了,所以在当天科瓦廖夫询问毛主席是否愿意出门参观时,毛主席生气地拍了拍桌子道:“我在这儿有三个任务:一、吃饭;二、睡觉;三、拉屎。”

科瓦廖夫

而在了解黄逸峰与苏联方面矛盾的始末后,毛主席认为黄逸峰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非但无过反而有功,所以面对斯大林的质问,他干脆直接无视,并没有为了迎合斯大林,就对黄逸峰作出处罚。

同时,主席也知晓这一切都是斯大林的刻意刁难,目的就是阻挠条约的重新签订。

但是,哪怕是一代政治强人斯大林,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发展道路上或许不能没有苏联的帮助,可苏联倘若要与美国争霸,来自中国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

最终,面对毛主席的强硬态度,加之周总理从中斡旋,斯大林还是选择松口,与我国重新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主席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无论是面对何种情况,中共党人始终秉持着“真理战胜强权”的信念,这是我党始终保持纯洁性的关键,反观一味信奉武力苏联,在一次次政治动荡中走上歪路,并一步步走向衰落,并最终在历史浪潮下湮没。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首次访苏和新中国的外交方针》J党史文汇.2013(08)

[2]:《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期间缘何动怒》J孙玉凡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纪桥.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