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55年此人被评为大校,三大元帅看不下去,主席:起码是个少将

2022-12-23 17:05:05

说起1955年的授衔仪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谓是军人的一场“盛宴”,毕竟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终于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只不过真正到了授衔的日子,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因为授衔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很难做到绝对公平,有不少人军衔偏低了,为此闹得很凶,比如钟伟、王近山等人。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贺晋年也同样是低授了。

贺晋年,1910年出生于陕西安定(今子长)县,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他早年追求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8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革命生涯。后来,贺晋年先后被派往陕西、甘肃的军阀部队做兵运工作,历任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副队长、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参谋长、红27军第一团团长和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师长等职务。

期间,贺晋年率部参加了陕甘边第一次反“围剿”、劳山、榆林桥等重要战役,为开辟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谢子长和刘志丹等人相继牺牲,贺晋年由此成为了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

抗战爆发后,贺晋年奉命留守陕甘边区,担任过团长、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固守黄河防线、反国民党顽固派磨擦滋扰的斗争和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贺晋年来到东北,历任纵队司令员、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从白山黑水打到祖国南端,立下了赫赫战功。值得一提的是,贺晋年还担任过中朝联合铁道运输指挥部司令员,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

1955年,新中国实行第一次授衔。按理来说,贺晋年属于副兵团级将领,同时又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授予中将军衔比较合适。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最终却被评为大校,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不仅贺晋年愤愤不平,连三大元帅都看不下去了。贺老总、彭老总和朱老总一致认为,贺晋年资历老,革命贡献很大,授大校太低了,实在说不过去。

这件事一来二去,最终惊动了主席,对于贺晋年这个人,主席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他说道“贺晋年怎么能评大校呢?最起码也得是个少将。”主席的话有分量,后来贺晋年就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虽然军衔还是偏低了,但贺晋年的职务却很高,担任过装甲兵副司令员,是大将许光达的副手,同时享受正大军区职待遇,任用标准可以媲美中将乃至上将,这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补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