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血战湘江

2022-11-06 17:05:05

血战湘江---湘江战役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一战,可以说是我党建军以来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8万多红军先烈最后以牺牲5万多人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原本这场战役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某些原因和某些人的错误指挥,使得红军先烈们在某些人的错误指挥下,靠着先烈们惊人的毅力和决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获取胜利。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场惨烈的湘江战役背后的前因后果以及战役的经过。说到湘江战役不得不提一个人来,他就是奥托·布劳恩,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但是他另外的一个名字,我相信大家都熟悉不得了---李德,

李德原来是德国的一名职业革命家,1932年时,苏联为了营救牛兰夫妇秘密派遣他来到上海,到了1933年的9月,李德辗转多地最终来到了苏区首都瑞金,在一次会议上,博古将李德介绍成共产国际驻我党的专业军事顾问,因为当时博古对于军事指挥有所欠缺,所以李德就从博古手中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给抢了过来,使得当时苏区的红军全部受到李德的指挥,也就是因为错误的指挥,使我们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流了太多不该流的血,牺牲了原本不该牺牲的好战士!

广西兴安有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讲的就是红军最惨烈的一战——湘江战役。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之后,即将到达湘江。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军阀也追至湘江之畔,蒋介石调动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在湘江形成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用16个师77个团约30多万兵力企图在湘江以东地域全歼红军。


翻阅湘江战役亲历者的回忆录可知,湘江战役的起因是因为在1934年的4月国民党陈诚围堵红军中发现在红军内部有一位近代版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错就是那位专业军事顾问李德。他发现国民党在修建碉堡,李德也下令修建碉堡对抗,誓要和敌军来个硬碰硬,得来的结果就是实力相差太多导致阵地沦陷,显而易见,这种战术带来的结果是险些带来全军覆没的危险。最后李德不得已妥协采用了毛主席的游击战术,但是已经无法反转战场态势,长征也由此开始,湘江战役就是蒋介石依托湘江天险堵截红军的第四道防线。

1934年11月25日红军从湖南道县出发强渡湘江,26日,红军主力进入广西,并于次日占领了湘江所有渡河点,28日凌晨,国民党军向红军先头部队发起猛攻。红三军团红五师的最先和敌军接上火,正准备过江的李天佑将军突然接到电报,要求部队迅速开进新圩阻击桂军,以保证军委纵队的安全,上级下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至四天。当时我红军只有2个团,3000多人,正面是桂军第7军,14000余人,且装备优良,有飞机大炮,整整三天三夜在阵地被飞机大炮一次次地冲袭,防线从第一道收缩到第三道,很多在阻击的将士已全部牺牲,但湘江前的那片山岭却依旧牢牢掌握在红5师将士的手中,面对数量装备优先与我们的反动派,英勇的红军战士最后没有子弹了,没有手榴弹了,就拼刺刀,或者两个人抱在一起来个你死我活,为掩护中央红军纵队渡过湘江,红3军团红5师,全师损失近2000人。当时的战场的惨烈让部队中师参谋长,十四团团长、副团长、团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全部牺牲,营以下的干部几乎无人幸存。

而当时的博古和李德,在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就已经被国民党军的围剿吓得心惊肉跳。他们一味地逃跑,实在逃不了就让红军部队阻击掩护他们继续的逃跑,连续的掩护作战和高强度的行军已经让红军成为了一支疲惫之师,同时李德和博古浑然不知自己已经马上要进入蒋介石精心安排的绝杀之阵,不过此时红军的一线生机摆也出现在眼前---桂系的白崇禧。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除了蒋介石的黄埔学生组成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之外,都是由当地军阀组建而成,每个人都有着保存实力,防备他人的戒心而不愿意与红军打仗,对于红军的问题上也多数是采用雷声大雨点小的策略,白崇禧就动起了脑筋急转弯,11月22日让驻守在全州、兴安地区的部队悄悄撤退到桂林的东南方向,给红军留下了一座没有防备的空城,想要利用红军占领全州城,让红军尽快渡过湘江,这样能够更好地牵制住蒋介石的部队,自己的军队也不会遭受到很大的损失。

可惜的是千算万算,小诸葛白崇禧万万没想到红军的指挥员李德、博古,并没有体会不到白崇禧的战略意图,也许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已经被吓得智商都掉了,错过最佳度过湘江的决定,真的让人急死,一直到了11月二25日,他们两个才决定强渡湘江,而且在渡江时刻不舍得那些沉重的辎重物品,让本已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无法快速渡江,带来了牺牲生命的代价。

 为了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红军先后在新圩、脚山铺、光华铺三个地方打响了极为惨烈的阻击战,红一军团在脚山铺开展的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斗,红一军团伤亡近6000人,在最后弹尽粮绝之时,红军战士与冲上来的湘军展开肉搏战。红三军团在距离中央红军的渡江地点界首最近的光华铺,开展了两天三夜的阻击战。红军顶着敌机轰炸,后面遭到尾追桂军在湘江东岸架设机枪疯狂地扫射,正在刺骨江水中涉水抢渡的红军将士毫无掩体,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最终以2100多人牺牲的惨重代价,阻击了桂军的攻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于,12月1日傍晚,成功掩护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的中央红军军委纵队渡过湘江。

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余部被阻于湘江东,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乘断肠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红五军团三十四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史称绝命后卫师。

脚山铺阻击战。

红一军团进行防御的指挥员是林彪,这场阻击战一共将四个师投放到战场上,经过三天的激烈交战,红一军团付出了4000多人牺牲的代价,红1军团的3团从开始长征时的2700多人,经过这场阻击战以后仅幸存下800多人。红一军团的政委、红四团政委,聂荣臻、杨成武也在这次战斗中受伤,红五团政委易荡平牺牲。

新圩阻击战

这场战斗同样惨烈,但是在这场阻击战的背后还有一场灭绝人性的惨案,中央红军派遣红3军的红5师的14团和15团加1个炮兵营在新圩构筑防御阵地,后面因为战斗战斗减员红6师的18团前往增援,这两个师面对的是13000多人火炮装备齐全的桂系精锐部队。负责阻击的红军战士因为弹药短缺红军不能依靠火力和地形优势对抗敌军,只能与敌军展开近距离交战和野战。聪明的红军战士想了一个办法,敌军炮轰的时候躲进工事,等炮轰之后再突然起来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渐渐地敌军就已经摸透了红军的套路,红军也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拼命阻击。最终经过几天的奋战,红军战士终于完成了阻击任务,3个团最终牺牲了3000多人,可谓是伤亡惨重。

新圩阻击战之后,因为红五师在新圩附近的下立湾设立了一个临时的野战医院,因为撤走时比较着急,临时野战医院只好将一百多名重伤员交给当地群众进行照顾,可是没想到有叛徒向当地民团告密,这100多名重伤员全部被民团俘虏,当地这些毫无人性的刽子手将红军战士的衣服全部扒掉,然后用绳子捆住手脚,扔到了当地的“酒海井”中。据记载和当地人的回忆,酒海井中红军战士的惨叫声整整持续了好几天才停止!

湘江之战的惨烈,使得滚滚流淌的湘江水都被红军战士们的鲜血给染红了,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苦战之后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更正错误的战略指挥和人。

湘江惨胜后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最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及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先辈的英勇献身,才让革命的火种得以保存,最终不辜负红军先烈的壮烈,让赢得红军乃至中国命运的胜利,现在的我们要时时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秉承勿忘历史,吾辈自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