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别再乱认“老家”了!中国大姓的历史渊源,看看自己的根在哪里?

2022-07-09 17:05:02


《百家姓》中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姓氏,85%左右的中国人姓氏都能在百家姓中找到,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吗?

我们接下来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些大姓的历史渊源,看完就不要再乱认“老家”了。

李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李树,是一种树木的名字。

李子上面是一个木,下面则是一个子,子指的是小孩子,木指的是李树,以此来比喻李树长出果子就像是孕育小孩子一样。

这个姓氏最早出现在尧舜时期,当时李家的祖先也就是颛顼帝的重孙皋陶是尧帝的时期的理官,也就是现在的法官,姓氏为理。

后来后裔理利贞来到了现今河南境内,靠着李树的果子充饥活命,因此就将自己的姓氏从理变成了李,并定居在苦县。

因此李姓家族的真正老家是在苦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鹿邑县。

根据相关专家的考证,这个姓氏主要有三种起源,一种是周文王的后人,也就是姬姓演变出来的,一种是齐王田和的后人,是妫姓演变而来的。

在齐国被秦国灭掉之后,田和的子孙就称自己为王家,后人也就逐渐以王为姓氏了。

最后一种起源要追溯到商朝,商王太丁的次子是比干,当时是子姓,因为比干是王族,因此后人就将姓氏改成了王,现在王姓后人一般将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看作是自己的老家。

张是形声字,由一个弓字和一个长字组成,在最早的时候,张是一个星宿名,这个星宿的形状看起来像是一个弓。

根据民间传说,黄帝的孙子挥受到这个星宿形状的启发,由此发明了弓箭这一工具,极大提升了当时人类的猎捕能力和效率,于是挥就被任命为弓正,也被称为弓长,时间久了挥的后人就以张为姓氏了。

张姓还有另外一个起源,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叫解张的贵族,他的后代改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张姓。

目前基本上认定河南省濮阳市是张姓的起源地。

刘在最初是杀戮的意思,并非姓氏,学界普遍认为刘这个姓氏有三种起源。

一种说法是炎帝的后人祁氏的封地是刘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唐县,祁氏子孙就将姓氏改成刘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周成王时期,王季儿子的封地是刘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偃师市,于是后代就以刘为姓氏了,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这个姓氏的先祖生活在今河北保定市和河南偃师市。

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军队作战的时候排列的队形,后来演变成姓氏。陈姓最早是妫姓后人使用的姓氏,祖先可以追溯到舜。

东周时期,舜的后代妫满被周武王姬发分封到了陈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

妫满的谥号为陈胡公,于是他的子孙就以陈为姓氏了。

也有另外一个说法,认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鲜卑族的“侯莫陈”姓氏演变而来。

不过这些学者都认为陈姓先祖生活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杨的姓氏起源说法颇多,有人认为是姬姓后人率先使用了这个姓氏。

在周宣王时期,他的儿子分封到了一个名为杨的地方,因此后人一般都以杨为姓氏。

也有人认为晋武公的孙子突被分封到了这里,他的后代于是就改姓为杨了,外还有赐姓或者自主改姓等说法。

这个姓氏的起源地一般认为是在山西省洪洞县。

赵的意思是快速行走,这个姓氏出自嬴姓。

据说伯益的后人造父是周穆王的马车夫,他曾经使用8匹千里马制造出了一辆速度极快的马车,在周穆王出游时国内发生政变,正是造父用这辆车及时将周穆王送回到都城,解决了政变危机。

周穆王为了感谢造父在政变中的贡献,于是就将赵城送给了造父,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北部,造父的后人就以封地的名字为姓氏了。

黄这个姓氏主要有两个起源,一个起源于少昊的后人,也就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一个起源于黄帝的后人。

伯益在舜当政时期,做出极大的贡献,因此被舜赐姓为嬴,后来伯益的后代分化成14支,其中有一个分支就以黄为姓氏,目前认为黄姓的祖先生活在河南省潢川县境内。

关于我国大姓的知识还有很多,钱、孙、周、吴等姓氏的来源和祖先生存地区也都有相关研究。

这些姓氏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可以追溯到尧舜或者黄帝时期,由此看来,中国真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