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战功资历可评上将,为何人间蒸发?

2022-05-30 17:05:02

作者:相忘于江湖

八路军115师首任参谋长周昆,结局让人扼腕。有不少人疑惑:如果他坚持到1955年能否授上将?

红军时期,周昆的资历和开国元帅罗荣桓差距不大,而且两人有诸多相似之处。周昆和罗荣桓都是1902年生人,而且都是湖南老乡。罗荣桓是长沙以南的衡山人,周昆是长沙以北的平江人。

王良、周昆与陈光

从平江到衡山,距离不过240公里,但两人在25岁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

周昆和罗荣桓少年时期,都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周昆读过多年私塾,罗荣桓还上过青岛大学和武汉中山大学。两人最初的相逢,是一起参加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又一起参加了“三湾改编”。

从秋收起义走出了一位元帅罗荣桓,一位大将谭政,还有5位上将、8位中将和5位少将。

当时,25岁的罗荣桓是连级干部,21岁的谭政是文书,19岁的张宗逊、18岁的陈士榘是主席的警卫员,而18岁的宋任穷、17岁的黄永胜和陈伯钧则名不见经传,周昆和他们的起点相差无几。

罗荣桓

说起来,周昆和主席的相识,甚至还早于元帅罗荣桓。

秋收起义后的第二天,1927年9月10日,主席来到铜鼓近郊的1师1团驻地,因为身份凭证丢失,被警戒的班长周昆拦住。结果,周昆被团长苏先骏批评“有眼不识泰山”,却给主席留下一个好印象。

随后,周昆在会攻长沙、攻打白沙的战斗中机智勇敢,首破防线,再次引起了主席的关注。秋收起义队伍会师文家市以后,周昆拥护主席放弃进攻长沙、挥师南下的主张,更是让主席印象深刻。

三湾改编以后,周昆编入1团3营8连任排长,文化水平更高的罗荣桓任连党代表。

井冈山会师后,秋收起义余部(31团)和南昌起义余部(28团)合编为红4军,朱老总成为第一任军长,主席任党代表。红28团团长王尔琢牺牲后,1营营长林彪升任团长。

此时,31团的周昆也升任3营7连连长,此时罗荣桓是31团的营党代表。

红4军在上杭二次改编后,红4军下辖3个纵队,周昆任3纵7支队支队长,党代表是欧阳健(后朱良才)。而罗荣桓是2纵党代表,还是比周昆高一级,已经追平了林彪(时任1纵司令员)。

【八路军时期,陈士榘、陈光、彭畏三、罗荣桓】

周昆和罗荣桓拉大差距,是在1929年底的红4军古田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主席当选红4军前委书记,而罗荣桓和朱德、陈毅、林彪、伍中豪、谭震林等11人当选为前敌委员。会后,主席对秘书冯文彬说:“罗荣桓是个人才,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主席和罗荣桓第一次见面大约是在三湾改编,比周昆稍晚一些。

在井冈山和江西根据地,周昆一直从事军事工作,而罗荣桓是一个政工干部。但是罗荣桓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之高,是周昆所不及的,这一点就连主席都非常吃惊,所以才有了那一番由衷的评价。

1930年,24岁的林彪接替朱老总,任红4军军长,主席破格提拔罗荣桓任政委。

对军事才能出众的周昆,主席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先后委任为6个红军师的师长,其中一个就是林彪红4军麾下的红10师师长。林彪升任红一军团军团长后,王良接任军长,仅仅3个月后,王良在战斗中牺牲,红11师师长周昆继任红4军军长。

主力红军长征之前,组建了一个红八军团,周昆任军团长,黄甦任政委。而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成了周昆的搭档。长征时,代号“济南”的红八军团突破三道封锁线后减员严重,缩编为红23师。

【八路军115师指挥员,左起:周昆、林彪、陈光、聂荣臻】

雪上加霜的是,红23师还没来得及休整,就遇上了惨烈的湘江战役。

此时,红23师仅剩下1000余人,黎平会议以后并入红5军团,周昆、黄甦和罗荣桓都暂时回到总部。遵义会议后,周昆被林彪要到红一军团任副参谋长,不久,罗荣桓也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副主任。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周昆和罗荣桓一个是115师参谋长,一个是政训处主任,在平型关大捷、广阳伏击战中,这一文一武对林彪的工作协助甚大。

参谋长周昆,勘察地形非常老道,作战计划部署周密,深得林彪信任。

1938年1月底,武汉召开各战区师以上参谋长联席会议、政训处主任联席会议。

当时八路军3个师正忙于创建敌后根据地,所以派出了一个“挂名”的参会代表团。参谋长联席会议由八路军参谋处长彭雪枫少将带队,参会的有115师参谋长周昆,代表120师的长江局高级参谋边章五,以及代表129师的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张经武3位少将。

参加政训处主任联席会议的,由八路军总政组织部长罗瑞卿带队,张爱萍、欧阳毅、谭政分别以115师、120师和129师政治部副主任身份参会,4个人军衔都是上校(当时没有设大校军衔)。

周昆、彭雪枫在武汉

但是,就是这个参谋长联席会议,让一向信念坚定的周昆产生了动摇。

几天的会议下来,在武汉的所见所闻让周昆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一样极不平衡:

虽然都是师一级的参谋长,虽然都是“少将”,虽然都是出生入死十几年的老行伍,可是八路军的参谋长和重庆的参谋长相比,简直就像是《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重庆方面各个战区的参谋长,每天都有小车接送,勤务兵、警卫员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开会之余住的是高级宾馆,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有一大帮涂脂抹粉的姨太太之类的女人嗲声嗲气、搔首弄姿。

再看看八路军几个参谋长,同样肩扛一颗星的少将,人家月俸300元法币,八路军几个参谋长按照团以上干部的标准月俸不过5元法币。开会期间不要说小汽车,就是打黄包车报销的时候还被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主任董必武一顿批评,回到总部,周昆向彭总抱怨又挨了训。

几天以后,周昆到第二战区开会,并领回115师一个月6万法币军饷,半路上,让警卫员把一个布包带给自己的下属115师参谋处长王秉璋,里面有3万法币,周昆自己则不辞而别,从此人间蒸发。

115师的参谋长,就此在军史上消失,得知周昆携款潜逃,师长林彪几天没有说话。

开国中将王秉璋

如果周昆没有半途而废,17年后会不会被授予开国上将?

看看秋收起义的那帮患难之交,除了同岁的罗荣桓后来成为开国元帅,其余的无论是谭政还是宋任穷、张宗逊、陈伯钧等人,都比周昆年龄小,红军时期资历和战功都不如周昆,但他们坚持到了胜利。

再看看井冈山和江西苏区时期的老搭档,7支队政委朱良才是开国上将,欧阳健在战斗中牺牲,红八军团的政委黄甦、参谋长唐濬都在长征中牺牲,继任参谋长毕占云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对比八路军120师和129师的参谋长周士第、李达,周昆也足以授上将。

和周昆一同参加武汉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几个人,彭雪枫在抗战中牺牲,边章五在1954年病逝,张经武是开国中将,在解放西藏和建设西藏中立下大功。反倒是参加政训处主任联席会议的4个人,出了罗瑞卿、谭政2个大将,张爱萍1个上将,只有欧阳毅是中将。

徐向前元帅有一句座右铭:坚持最后5分钟。可惜,周昆没有坚持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