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90后德国美女,兼职当模特,大冬天穿着夏装拍照,很煎熬

2024-02-21 17:00:02


我是 Melina Weber,中文名韦玫霖,30岁,一名会说德语、法语、英语、中文的德国女孩。

17岁那年,我去马来西亚读高中,在中国家庭住了半年,从此与中国结缘。我原本打算大学时来中国学汉语,却因一次旅行爱上中国。

回德国休假,却因疫情不能回中国。为了练习普通话,我在自媒体上拍短视频宣传中德文化,没想到成为亚洲小有名气的网红,我的一些家人和朋友非常不理解,我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长大,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

(我是德国姐姐韦玫霖)

90年代初,我出生在德国南部康斯坦茨小镇。我的家乡在非常有名的博登湖沿岸,与瑞士仅一街之隔。

我有一个哥哥和弟弟,父亲经营一家小型电气安装公司,母亲是一名教师。因为父母思想开放,非常支持和关心我,我可以公开地谈论任何话题,所以我从小非常自信和独立。

小时候,父母坚持让我每周上一次体育课和音乐课,我除了会游泳、滑雪、打篮球、瑜伽、跳爵士舞、现代舞,我还会弹吉他和钢琴。

上初中后,我喜欢看书,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每星期能读完5-7本书。

17岁时,我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去马来西亚做一年高中交换生。一方面想提高英语水平,另一方面想更多了解其他文化。

(小时候可爱的我)

在马来西亚,刚开始我住寄宿家庭里。半年后,又在中国人家庭生活了半年。

中国阿姨一家是福建人,第一次听她们用福建方言交流,我感觉汉语非常异有国情调。

我请教我的中国同学教我一些普通话词汇。第一次认识汉字时,我发现汉字没有字母,我很好奇,人们怎么能阅读这样奇怪的符号?

第一次和中国阿姨一家人庆祝中国新年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吃完年夜饭后,我和阿姨的孩子们给长辈们敬茶拜年,收到 “压岁钱”时,我非常开心。

阿姨的妹妹还专门带我去中国餐厅吃北京烤鸭,她教我用面皮卷着蘸酱的鸭肉和大葱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去有一种肥而不腻的酥香感觉,我立刻爱上了这个中国美味。

(我教姥姥写中文)

虽然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我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为了学更多的汉字,我参加了YMCA国际学校每周一次的商务汉语课程,主要学习中国文化和交际礼仪,比如称呼文化、问候的方式等。

记得班上同学都在30岁以上,虽然17岁的我是年龄最小的学生,但这也难不到我,每次课后坐一个多小时地铁回到家,我会认真抄写词汇。

随着认识的汉字越多,我也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那时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去中国!

2013年,我开始在大学攻读国际商务管理专业。

这是一个特殊的学位,主要在法国、德国和瑞士三个国家以法语、德语和英语三种不同的语言授课。

(传统的德国服装和烹饪德国面条的工具)

在大学期间,我曾经在一家瑞士制药公司兼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签订了三年半的合同。如果将所有工作时间合计,我在那里全职工作了22个月。因此,完成学士学位时,我已经在人力资源领域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

第四学期,我申请去中国海洋大学做交换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刚到青岛,就爱上了这座美丽的城市。青岛依山傍海,漫步在太平路上,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海湾,另一边海岸处处高楼耸立,真的是太美了。

美食街里各种海鲜、羊肉串、煎饼卷大葱、饺子、锅贴、排骨米饭,都让我流连忘返。

这里的人们热情豪爽,喝啤酒按扎喝,吃海鲜按锅吃。走在大街上,他们会友好地和我互动打招呼,也很乐意教我中文。

(买喜欢吃的中国美食)

这是我第一次身处真正的中文环境,以为说汉语的机会有很多,结果让我大失所望。

身边大多数同学都是德国人,从早到晚讲了很多德语,却讲不了一句汉语。

怎么办呢?为了创造中文语言环境,我便寻找中国朋友练习汉语,很快与两位中国女孩成为好朋友。她们帮助我克服了说汉语的恐惧,让我敢于大胆尝试。比如买菜时,我会和卖菜的阿姨说:“你好,你吃了吗?这菜很新鲜。”

学习期间,我参观了曲阜孔庙。寺庙周围鸟语花香,屋顶金黄色的琉璃瓦闪着耀眼的光芒,在我心中只有紫禁城才有这种琉璃瓦。

走进大门,“金生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生辉。院内古树参天,残碑断碣,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参观孔子庙)

我被大成殿的巍峨壮丽所震撼,黄瓦飞彩,斗拱交错,雕梁画栋,石柱上的雕龙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

学期结束时,我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次背包旅行。

虽然出发之前,读了几本书了解中国,但没想到中国文化如此丰富,有着众多的民族、不同的美食和壮观的风景。

我去北京爬万里长城,当了一回“好汉”;去西安参观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去甘肃骑骆驼欣赏沙漠奇观“月牙泉”;去张家界国家公园看奇峰秀水;去云南徒步穿越虎跳峡……

印象最深的是在云南大理“无为寺”,在那里,我跟和尚们住了一个星期。

那天,在路上遇见一个和尚,他身着黄色僧袍,留着长胡子,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见和尚向我行礼,我也学他双手合十说:“弥陀佛,弥陀佛。”

(参观国子监学校)

我想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在寺庙里住了一个星期。

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去附近河里捡一块鹅卵石,回到寺庙院内,把石头放在头顶,练习平衡走路,其他时间和尚教我武术耍关公大刀。

寺庙里有菜园,每天做的饭菜很好吃,手擀面和花生酱包子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每道菜里会放新鲜的香草,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父母,他们也在阳台或花园里种植香草。

我想学习做中国菜,每天去问厨房的工作人员:“可不可以和你们一起做饭?”刚开始他们觉得外国人在厨房不太好,但经不住我软磨硬泡,他们同意我进厨房,帮他们准备蔬菜。

我很清楚,我将来会再次回到中国。

2017年,本科毕业,不确定接下来该做什么?想到自己在马来西亚生活了一年和青岛生活半年,很多亚洲元素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渴望再次体验新事物。

(爱笑的德国姐姐)

不久后,我去台北一家咨询公司实习,公司与德国汽车制造有合作项目。在德语方面,我表现非常不错,但是公司薪资非常低,只能付得起房租。

为了赚生活费养活自己,我去担任电视广告模特。试镜那天,穿上精心准备的西装坐在两名男演员旁边,表演一位愤怒的老板。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在众多试镜女性中脱颖而出,导演对我说:“你的技巧和表现都很出色!”其实,在高中的最后两年,我参加了戏剧课程,因此,在表演方面有一些经验。

模特看起来光鲜,拍摄工作很辛苦。冬天很冷,在拍摄现场穿着夏季的服装,每天拍到半夜12点多才结束。虽然很辛苦,但也让我了解了电影制作流程。

工作之余,我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去附近一所大学宿舍门前张贴告示:我叫韦玫霖,我的爱好是……我可以教你英语或德语,作为回报,你可以教我中文,我们可以每周见一次面。

(我在台北的时候)

随后,有四名中国人联系了我,我选择其中三位作为语言交流伙伴。通过这件事,不仅可以定期练习汉语,还交到了好朋友。

学习一门语言多结交当地朋友交流很重要,去参加专业课程学习同样重要。半年实习结束后,我参加了台北一所大学国语教学中心的课程,学习汉语9个月。

由于台北学习的是繁体字,老师把我安排在初级班里,从零开始重新学习。

每天学习30个新汉字,学习每一个汉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在每天词汇测试、每周语法测试、三个月一次大考的高压下,我的中文水平想不进步都难。

在台北期间,我上了几周书法课和武术课,还参加了女权主义读书俱乐部,大家每个月聚会一次,读一本关于历史女性人物的书籍。

(在北京语言大学上中国画课程)

偶然间翻到的一篇文章,让我离开了台北。

文章讲述一位美国人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一年的课程全部用中文授课。学习中文的同时学习表演,我也想要这样做,于是,搬到北京去学习。

我申请了北京电影学院一年的戏剧课程,老师和同学都是中国人,作为班里唯一的外国人很有趣,但在语言学习上也很难。

因为戏剧课互动性强,还要背课文,说绕口令,需要从早到晚说普通话,所以我想和中国人合租一套公寓来提高我的中文水平。

后来,我和一位非常友好的中国同学住在一起。我们一起买菜做饭,一起运动,一起看中文电视节目。我还把词汇贴在浴室门或冰箱上,刷牙洗澡时都能看见,我的中文水平突发猛进,可以独立在中国购物网站上购买商品。

(穿上中国旗袍包饺子)

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并且有强大的动力,就能学会中文或者其他任何语言。

2020年春节假期,我飞回德国看望父母,紧接着疫情爆发,签证被宣布无效,无法再回到中国。

在德国的时候,一直处于封锁状态,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母亲的朋友拥有一家疗养院,她提出让我每周帮忙打扫客房两次,我接受了这份兼职工作。

父母多次告诉我,不必做清洁工作。我认为虽然工作跟专业不相关,但总比不工作,懒洋洋地坐在家里要好。

空闲的时间多了,我开始用普通话在自媒体上制作视频。制作这些视频,可以帮助自己不断练习普通话,并保持继续学习普通话的动力。

刚开始,我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展示德国家乡风俗、博登湖景色和德国美食,没想到人们很喜欢。

(在德国家乡康斯坦茨拍摄的健身照)

四个月后,我去瑞士一家电信公司的市场营销和销售部门工作了两年。

为什么去瑞士上班呢?因为德国的平均工资每月3900 欧元(人民币27900元),在瑞士是 6500 欧元(人民币46500元),许多德国人因此喜欢在瑞士工作,但是瑞士的生活成本比德国高,而且要支付更多的税。

工作期间,我一直在运营者自己的自媒体。为了让拍摄的视频看起来更加专业,我用工资购买了专业的相机设备,还在互联网上看视频学习写剧本 、拍摄和剪辑技巧,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发布视频。

网友们都说我的视频看起来非常专业,经常有人问我:“是谁帮你制作的这些视频?”当网友们得知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时候,都非常惊讶。

(我在德国博登湖旁做瑜伽)

我一般都是用4K拍摄,这看起来像是有人在拍摄我的效果。但实际上,我只使用了一台相机、几盏灯和三脚架。

有一天,DY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说他们看到了我账号的巨大潜力,但是只做有关文化的视频很难赚钱。他们建议我关注一些女性喜爱的主题,例如烹饪、健身、时尚或化妆等。

因为我有瑜伽和健身教练执照,而且很少有外国女性用普通话发表关于烹饪和健身的视频,所以我认为健身和美食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于是开始制作相关的视频。

疫情期间,我在德国呆了三年,在瑞士一边工作一边制作了这些视频。

其实,做网红是一份辛苦工作,视频的拍摄和编辑非常耗费时间,一般制作一个15到20秒的视频需要3-4个小时。

记得有一个30秒的烹饪视频,我花了15个小时才编辑完成,特别辛苦。

(制作面团兔子视频庆祝中国新年)

整个视频制作,除了我的一位中国朋友有时会帮忙更正字幕外,其它拍摄、写文案、剪辑都是我一个人完成。

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作为一个外国人,我没有中国身份证,不能在网络平台上开店卖货或进行直播。这意味着尽管我有80W粉丝,但如果没有第三方的帮助,很难将其商业化。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也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公司。

我非常热爱中国,也很欣赏中国文化。我的目标是为中德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同时通过自媒体赚取一些收入,并实现我的长期目标---有朝一日制作自己的电影。

在疫情爆发的第二年,我参加了一项美容比赛。不久后,德国当地一家报社,写了一篇关于我推广中德文化的文章。

(我热爱镜头前镜头后的工作)

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德国电视频道的邀请。那一次,我不仅在电视台宣传了德中友谊,还与巴登符腾堡中德经济协会取得了联系。

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促进中国与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之间的合作。加入组织后,我负责管理订票网站,组织大型商业活动,还在中德活动上做演讲。

他们看到我工作努力,非常可靠和友好,也给我提供很多帮助。因此,我与一些在德国华人社区的人建立了联系。

中国在疫情后再次开放,我想回中国,但是很难从国内获得工作签证。一个朋友建议我再次去中国留学。

因为我在德国努力宣传中国文化,多次在公共媒体上露面,很快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

2023年秋天,时隔三年半,我终于搬回了北京,并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一年的语言课程。

(我在北京天安门和孩子们合影)

国庆节,去北京市中心感受节日气氛,中国人依旧很热情友好,和好多可爱的小朋友拍照合影,还跟朋友一起参观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

当看到庙宇屋顶熟悉的琉璃瓦和孔子雕像时,我想起刚来中国青岛那年参观曲阜孔庙的情形,仿佛就在昨天。

很多朋友和家人都不理解我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长大,为什么要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生活?

因为我喜欢中国人的热情,还有中国古老的文化和充满现代化科技的国际大都市。

尽管面临着孤独、文化误解和沟通困难等许多挑战,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

我有一颗中国心和一颗德国心,我想我的一生都会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来回奔波。虽然会辛苦一些,但我不后悔。

(欢迎关注“德国姐姐韦玫霖”全网同名)

【口述:韦玫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