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8个年轻人在福建避世隐居:不愁钱不够花,尝试在山里养育下一代

2023-12-20 17:00:08


>

“有钱,山里是净土,没钱,山上净是土”

有一群年轻人选择了福建的一个山区,开始了抱团“村居”的生活。他们是来源于北、上、广的艺术家,青年才俊。高学历的人才们却选择回归山林,进入“隐居”生活。

这种独特的生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倾慕自然生活,有人赞赏他们勇敢的精神。也有人觉得他们的做法对于大众来说不可取。梦想人人都有,但最终要回归现实。

他们的故事激励了一些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甚至有些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与他们一同生活,共同建设这个山中的乌托邦。

可是“隐居”的生活真的适合我们每个人吗?

>

人的生活,既是身的修行,也是心的修行。

在喧嚣和快节奏的城市待久了人便会向往农村的宁静和安逸,在安静和几十年都没什么变化的农村住久了反而会向往城市的繁华和富足。

隐居在这个山区的8人,有着不同的背景和过往,但共同的愿景让他们相聚在了一起。在山间,他们找到了归属和平衡,他们通过劳作、学习、探索和创造,来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人中有用传统大漆做艺术作品的90后雷禺和群生、有做陶艺雕塑的嘉恺、还有刚辞职不久才来的文文,还有在这里隐居多年,准备尝试在这儿养育下一代的何谐和剑斌夫妇……

最先来到这里的是小雷和阿群这对情侣。两人第一个“520”便是去福建山区旅游,或许,从这时起“隐居”的种子就已经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了。

毕业后,两人顺利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但他们不想按部就班的生活,两人婚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去福建北峰山隐居。

北峰山位于山脉深处,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污染,这里四季分明,春之翠绿,夏之清凉,秋之硕果,冬之皑雪,美不胜收。

他们重建了废弃的农舍,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

“偶尔睡在这里,晚上会听得到猫在房顶走路的声音。早上的阳光会从木板的缝隙透进来,一条条晒在床铺上,好像叫你起床”。

他们在山中种植有机蔬菜和果树,养殖家禽家畜,并将多余的食物通过网络销售出去。生态农业不仅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也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增添了乐趣。

他们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最初让亲朋好友都感到不解甚至担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看到了这个小群体所带来的变化。

生活稳定下来后,他们开始考虑在这个宁静之地养育下一代。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接受与众不同的教育。

毕竟,现在农村的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礼仪也不比城里人差,而且农村的空气和安静比城里还要好,城里人有很多东西都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这些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或许他们就是想摆脱城市的内卷才进山的,自然也不希望下一代进城去卷。

其实,只要把心态放平了,山里生活的不便利也算不得什么,住在山里享受的就是这种靠双手劳作、双脚奔波的生活方式。

这一条看似与自己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的路是那么的幸福。

离开都市的霓虹,遁入深山之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他们用自己的魄力,在山林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自给自足,悠然自得,有自己热爱事业还有心爱的家人、朋友相伴,真的是神仙生活。果然,有手艺、有能力的人到哪都能过着不错的生活,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更能激发他们的灵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

人生有很多种生活方式,每一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生活愉快就好。

在当下这个喧哗的世界,这8位年轻人的生活选择显得格外独特,他们虽然回归山林之中,却构筑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在这个山区的乌托邦中,8位年轻人正以实际行动书写他们的人生传奇。他们在这里播种希望,培育梦想,为追寻自由、平和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种范例。

偶尔到大山游玩,看看风景,欣赏一下大自然,这是兴之所致,但如果是长期生活在大山里,各种的不便利,对于居住惯城里的人们很难适应。

城市的焦虑是因为每个人都被市场推着走,农村的焦虑是因为融入市场不够深钱赚不够。既想不融入市场,又想赚够钱,这世界哪有这么好的事。山里人羡慕城里的便利,人家想要的是山里生活的平静,两种不一样的境界,怎可以以己度人?

虽然在山上居住,却并不是完全的脱离人群和社会。这种微妙就像是两个人离得太近了,总是失了几份亲腻,离得远些,却又多几分陌然。

人与社会也是如此,保持适当的距离,需要的时候能够触摸到,不需要的时候仿若两个世界。

人是群居动物,但是不同的个体却又让我们在混杂的社会中想要拥有自己的特立独行。

古人有云:“小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学会把握其中的尺度,进可以融身于社会的喧嚣,退也能静享超然于外的清醒。

生活就是这样,在城市待久了,便开始想念山里的清静。山里待久了,又想回到城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想隐居的人来说,交通方便的山区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清静,食物自给自足,又方便通往城市,可以随时回归城市,看遍繁华。

这种生活方式对于这些搞艺术创作或是财务自由的人比较合适,因为他们在这个环境里也可以“办公”,甚至这样的环境氛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他们的隐居是有一定条件才能实行的,这些人曾在大城市打拼多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了,自然就对喧闹繁杂的大城市失去了兴趣。

而大山里有他们所缺乏的新鲜空气、宁静而安逸的环境、没有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争斗,所以才会如此安逸。

如果我们普通上班族放弃自己的工作,去追求所谓的“隐居”生活,那是不提倡和不鼓励的。因为没有工作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钱可能几个月都过不下去。

这就是以后厌倦了城市生活,同时能保障低生活标准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也是以后社会的主流。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都不一样,我们觉得是弊端或许对别人来说是放松。

千万不要把追求宁静自由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同于逃避现实的“现代隐居”。

他们激发了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渴望的?回归自然、放慢生活节奏,或许能更深刻地领悟生活的真谛。

虽然远离尘嚣的生活不适合每一个人,这份勇于追求和坚持自己理想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

每一个人的幸福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没有好与不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利弊,主要是看自己心里想要什么。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别人的行为。鞋只有穿在自己的脚上,才知道合适不合适,别人说什么都不能单纯地信。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非对错,适合与否,只有自己知道。人要为自己活着,自由自在才是享受生活的最佳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