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忘记刚刚的事、失去判断力、个性改变 预防失智靠5招健脑

2023-02-02 09:37:39

图片来源 /健康医疗网

经常听到长辈或病人询问:忘东忘西、记忆力好像变差,我是不是得了失智症?以台湾为例,失智人口数平均每天将增加近48人,等于每30分钟便增加1位。随着全球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迄今医学上仍没有治愈的妙方,如何预防失智症上身,是你我都需要了解的议题。


什么是失智症?是疾病非正常老化


简单来说,失智症是一种疾病现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高雄市立联合医院职能治疗师杨紫吟表示,很多人都以为人老了就会这样,因而忽略就医的重要性,但事实上长辈可能已经生病,且应该要接受更进一步的治疗。


失智症是一种渐进式功能退化症状的名词,可能出现明显的记忆力衰退、智力减退、思考障碍、社交及情绪功能障碍以及异常行为。杨紫吟分享,通常初期会遗忘刚刚发生的事情,对处理日常生活作息及过去熟悉的工作产生困难。


病人还可能出现个性及行为的改变、失去判断力、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字眼来表达、思考障碍或是对于一些指示无法遵从等。


失智症三大类 阿兹海默症为其中一种


失智症有很多不同的导因,大致可分为三类: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失智症,有时病人也会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的病因(混合性)。杨紫吟说明,常见的退化性失智症有阿兹海默症、额颞叶型失智症等;血管性失智症则是因为脑中风或慢性脑血管病变,造成脑部血液循环不良、脑细胞死亡导致智力减退。


失智症五大内核症状


(1)记忆障碍:失智症病人即使通过相关回忆的提醒,仍然无法想起忘记的部分。


(2)定向力障碍:定向力指的是对时间(年、月、日、时)、地点(自己身在何处)、人物(人际关系)的认知能力。可能无法辨别上午、下午、季节,出现迷路、无法判断自己与周遭亲人的亲属关系。


(3)理解力障碍:思考速度变慢、无法同时处理两个以上的消息等。


(4)运行能力障碍:无法拟定计划并依照计划进行。


(5)情感变化:无法预测他人的反应以及展现出不适切的情感表现。


预防失智、保存脑本 靠五招脑力运动


迈入老年以后,除了银行需要保存退休金,也需要保存脑本,国健署建议多动脑可以预防失智。高雄市立联合医院整理出以下增进脑力的活动,建议民众平日多加练习,以降低罹患失智症风险。


(1)简单的自我训练,如阅读书籍、抄写文章、背歌词、写日记、简单的数学运算练习等等。平日动会想偷懒,脑力运动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安排固定的练习时间,养成健脑的生活习惯。


(2)多用脑,将记忆训练融入生活,如少用计算机,像餐饮、购物消费可试着用心算算出大略金额,或是先在脑中规划好要去采买的物品,背下来后再前往采购。


(3)参加课程,学习新事物。可寻找居住社区周边的资源,如社区据点、乐龄中心、银发族课程等,除了动态的有氧运动、肌力训练课程,也有静态的书法、手工艺、智能型手机操作等相关课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既可以预防失智,更可以探索学习兴趣、丰富生活。


(4)桌游活动,如打麻将、下象棋、玩扑克牌、拉密等等。桌游既可以提升长者的专注力、反应力、记忆力,在与伙伴的交互当中,也能增加社交交互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兼具娱乐效果与促进身心愉快的优点,好处多多!


(5)参与绘画、园艺、烹饪活动,动脑也动手,是良好的认知活动,完成作品后也能获得成就感并陶冶身心。


人人皆生而平等,有一天我们会迈入老年,随着年纪的增长,罹患失智症的风险就会提升,杨紫吟提醒,想要健康的老化,现在就要开始动脑存脑力,有效远离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