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行人刁斗风沙暗”,女囚发配千里,为何官差不畏艰苦争相押送?

2023-01-18 17:00:04

引言

中国古代,犯罪的人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刑罚。从秦朝开始,古代中国便有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封建律法体系。犯罪都会得到相应的惩罚,秦时见死不救是会被打,夫妻双方出轨要被杀,严重的话还会被送去修长城。汉初犯重罪脸上刺字或者处以宫刑。最羞辱的莫过于宋朝,犯杀人罪会被刺配充军,《水浒传》中诸多好汉都曾是朝廷刺配流放的重犯,脸上都会刺有两行字。

刑法当中,最常见的极刑是死刑,一般针对罪重犯人。犯事不大不小,不好处理,就流刺字流放千里之外,一路上荒无人烟苦不堪言,苦的可不仅是犯人,负责押送他们的官也是叫苦不堪,为何女囚发配千里,为什么官差不怕苦不怕累,争抢着要去押送?
一、刺配千里鲜有还,关于流放的来源

许多电视剧里都有流放的情节,那么许多小伙伴们就会很疑惑,路途那么遥远,官差们真的愿意走上这一遭吗?其实这种苦差事,谁都不愿意做的,除了不用带枷锁,不用在流放地区做苦役,实际上囚犯们遇到的天气寒冷,猛兽袭击这些事情他们的都一样要遇见,真可谓是天下第一苦差事。

不过也有很少觉得开心的,那就是一旦遇到女囚犯发配,官差们反而不嫌累赘,倒是争着抢着要去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史稿》中记载:“官员犯事,虽罪无可恕,但念其于朝廷有功,着‘流三千里,与披甲人为奴。’”

这里的流三千里,就是值得流放边疆地区,与披甲人为奴,简单来说就是,披甲人地位低下,你犯了罪去给他们当奴隶,就是比他们还卑微,这相当于犯了罪的人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那么皇帝为何不选择直接处死而是选择让他们受这样的折磨呢?

皇帝想的是,边疆需要有人去建设,但由于是边境,条件苛刻,资源匮乏,那里的人几乎是生死难料,没有官员想去。

那么皇帝为了省钱省力,不想得罪官员又不想放弃边疆的建设,就只好选择让犯了重罪但罪不至死的人去边疆“服兵役”用这种方式来稳定边防,不得不说是一个高招。

关于流放发配的刑罚,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了,先秦时期由于诸侯各国疆土有限,七国的国君治理一方土地绰绰有余,所以没有什么需要建设的边疆。

但是到了秦朝,秦统一了华夏大地,为了防止边疆不被匈奴人骚扰,嬴政又修建了长城,所以当时的秦法就有一项修长城的惩罚。自秦朝之后,各朝各代沿袭秦制,流放发配就成了体系内的法律惩罚制度。

流放的路上生死难料,自宋朝之后还规定到达目的地的犯人要打一百杀威棒,者一百棒被打下来,人不死也残废了。等到打完之后,还要被迫搬砖头干活,长此以往,身体肯定得出问题,所以怪不得总有人说流放是仅次于斩首的刑罚,这样的日子真可谓是生不如死。

二、胡儿眼泪双双落,不同朝代的流放制度

流放,在不同的朝代性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秦朝,犯人就算被拉去修长城,也是有机会可以建功立业的。因为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如果匈奴来犯的时候这些犯人上前线去拼杀,获得战功,就可以得到释放或者大量的赏赐。

再比如宋朝的时候,大部分犯了事却罪不至死的人也会被流放,比如误杀,抢劫等,最出名的就是水浒传里面,梁山好汉有一半以上都被“刺配充军”。也就是在脸上刺字,然后随即送往沧州,庐州等地区服苦役。

《水浒传》中形容武松:“气若凌云,势似奔马,有万夫不当之勇”

一路上就会有官差负责押送他们,但是个人的情况却十分不一样。比如武松平时人缘好,官差一路上对他照顾有加,也没有拳脚相向,对他特别好,所以武松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

水浒传里的林冲是:“豹头环眼,燕晗虎须。绰号豹子头,人曰小张飞。”

但是林冲就不一样了,他本就是被人陷害,负责押送他们的官差还被高球给收买了,一路上过的特别苦,两个官差甚至还想杀了他,幸亏鲁智深及时出现,否则林冲就没有命活着上梁山了。

流放的制度到了清朝,由于统治者的高度压迫和巨大的社会压力,这个刑罚已经到了人人畏惧的地步。

《古从军行》:“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因为清朝流放规定的是:除非遇到大赦天下,否则终生不得释放。而且有很多人判刑的时候还会在后面加上一句:与披甲人为奴。

披甲人在清朝属于社会地位特别低下的,虽然是在封建社会,但是却跟奴才没什么两样,而且他们常年呆在边疆,与社会脱节,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擅自离开岗位,这种待遇本来就跟囚犯没什么两样了。可见给披甲人当奴隶是多么的锥心。
三、花钱买通少受罪,男女囚对待有差别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关于男女囚犯的区别对待,首先,犯了事的人当中如果有男性,一路上的待遇要么是武松,要么是林冲,无非就是钱有没有给够的问题。

如果一切打点妥当,那一路上就可以少受不少罪,但是因为被发配的地方都是极寒,极苦的地方,而且古代的交通还特别不发达,官差们和犯人都是要不行从京城走到边境。

这样遥远的路途,许多官差都是不愿意的,这差事又苦又累,还得不到什么优待,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押送囚犯。

但是女囚犯又为什么有许多人抢着要护送呢?这就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了。首先,女囚犯身体状况相对于男囚犯来说比较虚弱,路上很可能走到一半就病死了,这样的话,押送的官差也可以很快就回去复命,不用再徒步走那么远去边疆地区了。

其次,大家都知道,从南宋程朱理学盛行之后,女性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有句话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荼毒了多少古今中外的女性。

在押送路上,官差们很有可能起了色心,对女囚犯做点禽兽不如的事情,这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简直是比死还难受。

还有就是,女囚犯的家人们也会担心她们一路上会受到非人的虐待,然后就会给押送的官差们送很多钱,希望他们照顾一二,不要动歪心思,以保证女囚犯能够安全到达押送的地方。

所以这样一看,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官差们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囚犯会被人抢着送的原因了。

《尉缭子》记载" 今夫决狱,小圄不下十数,中圄不下百数,大圄不下千数"。

我们打个比方,比如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的金锁,两位格格因为身世问题被皇帝下了大狱,金锁也受牵连被流放,路上就有官差抢劫她身上之前的东西,然后还起了色心,想对金锁用强。所幸最后柳青柳红及时赶到,才阻止了这一场悲剧发生。许多类似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在女囚犯身上,她们为了不受到凌辱,只能花钱为自己买个“清净”。

这些行为反而让官差们受到了不少的恩惠,总之在官差们看来,押送女囚犯,怎样都不亏。
四、不同的流放地区风貌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说流放的地点一般都是哪里,我们所熟知的流放地区,就是清朝人所说的宁古塔。

《清太祖实录》:“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

宁古塔在东北苦寒之地,位处黑龙江的最北部,天气干燥寒冷,囚犯们作为代罪之身,根本不会有什么御寒的衣物,在东北地区根本就是等着被活活冻死。

除了这些之外,一路上还会遇到许多猛兽袭击,带着镣铐的犯人无法躲避,官差们也不会因为一个犯人而送命,当然是第一时间逃跑了。

所以在明清时期记载的罪犯实录里面,有许多人犯了事之后,宁愿畏罪自杀,也不愿意死在异乡。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北京,你肯能会很疑惑,北京怎么成了流放的地方了?原因很简单,北京只是明清时期的都城,在明朝以前,北京根本就没发展起来,而且又在边镜地区,也可以算得上是荒无人烟。

后来永乐皇帝朱棣为了响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号召,将都城迁往了北京。

历朝历代为了皇帝的安全问题,都城都是建在内陆平原,这样敌军打过来的时候皇帝还可以避难。但是朱棣开创了天子守国门的先河,让皇帝坐镇边境,赢得了所有的民心。

除了宁古塔和北京,还有我们之前提到的长城,长城在秦汉时期是边防的城墙,也算是边境之地,而且犯人流放到那里也是需要每天搬砖修长城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秦始皇真的很有远见,居然懂得循环利用民力这个道理,只可惜正因如此,才逼的百姓造反。

结语

不过还好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古代的一些酷刑再也没有了,罪犯们如果不是死刑就是在牢房里吃一辈子免费午餐,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遵纪守法。

参考文献

《清史稿》

《清太祖实录》

《水浒传》

《尉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