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国家对于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亏待过

2022-05-27 17:00:01

  共产党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十分重视技术人员与知识分子的待遇,建国后只是因为国家还尚不富强,但是能给到知识分子的倾斜,基本都给到了。来看下面一份历史文件,这是杨绛先生的于1956年的工会会员登记表(看了这份文件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杨绛先生的真名):

  这其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细节:第一,成分是“知识分子”四个字,这是一个明显带有区分的符号;第二,杨绛的职位是“社科院外文所三级研究员”;第三,工资是241.5元。

  那么56年241.5元的工资是什么水平呢,大致相当于“行政八级”,“行政七级”就是正部级干部了,月收入280元——

  这可以与上面那份文件一起看,基本可以确定高级知识分子享受的待遇就是部级水平。再上一个1956年军队方面的待遇,可以看到月入200+是少将的水平。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那时候杨绛的名气还不大,钱钟书确实有名,而杨绛则要等到1978年出版《堂吉诃德》中译本、1981年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记》,这时候她才算真正有一点“大成果”出来。可以说五十年代一个社科院三级研究员,就有副部级、少将对等的待遇,国家对于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亏待过。

  再比如钱学森老先生,人家国士无双,国家待他的水平也是按照“国士”级别。钱老回忆刚回国的时候工资350多,加上补贴能有500+,三年困难时期补贴少一点,也有450。大家看看上面那张图,那就是元帅级别的待遇了。钱老去西北的时候,王震将军特意还关照过,钱老生活的一切标准就按照他自己的标准来,只许好不许坏。

  既然提到王震将军了,就多一句嘴,王震曾经亲自向毛主席请示过关于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主席对他的回复是“华罗庚教授的工资可以比我高,其他人你看着办。”再多一句嘴,毛主席的工资是按照上图594元的待遇来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主席主动提出把工资降为三级,每个月404.8元,这个工资主席一直拿到逝世。

  所以说一个外文所三级研究员就能拿少将的工资,钱学森、华罗庚这种国士是按照元帅、大将的待遇来了,人家艰苦朴素是高风亮节,但并不是说国家亏待了这些无双国士。                                                                                         


贴主:美若于2022_05_08 19:54:36编辑